在“十二五”规划中,中国机械工业要主攻高端战略,创新驱动战略,强化基础战略,两化融合战略,"绿色为先"战略,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无疑是最为突出的亮点之一。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,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国内已经有相当的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,其市场空间大,对国民经济能起到支撑作用。随着我国开始向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布局,重型机械、核电、高铁、航空、中高端数控机床、海洋工程等领域已成为产业发展热点,各项扶持政策已开始陆续出台,2011年被业界普遍看好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投资良机。
虽然从"高端制造产业"变成"高端装备制造"仅有两字之差,但意义非凡。高端装备制造涵盖哪些重点行业?高端装备制造所涵盖的领域主要包括:航空装备、卫星及其应用产业、轨道交通装备、海洋工程装备、智能制造装备等。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,其他六大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装备的支撑,其所需装备的发展也都成为各自领域的重点。需要提出的是,高端装备制造都具有技术密集、附加值高、带动作用强的特点,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部分,而且都属于新兴产业。
将高端装备制造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,足以见得国家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视。这对机械行业,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振兴意义重大。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和工业崛起的标志,是一国制造业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所在,具有产业关联度高、吸纳就业能力强、技术资金密集等特点。积极抢占高端装备制造领域,是发达国家谋求世界工业强国地位的战略重点。
可以说,未来10年,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迎来黄金增长期。随着国家开始向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布局,各项扶持政策陆续出台,业界普遍看好这一领域2011年的投资机会。高端装备行业进入黄金期,未来一片大好,也必然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。尤其是在相关行业中,龙头公司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。
“传统+新兴”结合体更吃香
高端装备制造业怎样才能真正走向“高端”,由“大”变“强”,将“中国制造”真正变成“中国创造”呢?
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认为,虽然我国已跻身于制造大国行列,但大而不强的矛盾始终困扰着行业科学发展。在高端装备领域,80%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、40%的大型石化装备、70%的汽车制造关键设备及先进集约化农业装备仍依靠进口。多数出口产品是贴牌生产,拥有自主品牌的不足20%。因此调结构、转方式将成为装备工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。
国内企业要掌握主导产品的核心技术,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产品和知名品牌,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,高端装备产量的占比提高到15%以上,基本保障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。一是产品品质的提升,二是关键零部件的突破。做好这些方面企业才能更好的利用国家政策支持的优势,在新时期获得新发展,一步步的主导市场,迈向国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