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砂石行业发展战略解析
2025 年,中国砂石行业步入第四次深度调整的关键节点。在历经三轮围绕资源整合与绿色转型的产业升级后,当下正面临供需关系转变、产能过剩突出以及竞争维度扩展等全新难题。行业发展方向也从单纯的“量的扩张”迈向“质的提升”,绿色低碳、智能化以及产业链协同成为破解困境的核心要点。
行业现状剖析
2024 年砂石行业形势严峻,供需失衡问题显著。经济下行、需求疲软,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,基建投资未达预期等诸多因素叠加,致使我国砂石需求锐减。据测算,2024 年砂石需求降至 136.89 亿吨,较 2023 年减少 14.83 亿吨,降幅为 9.77%。同期,全国砂石产量 152 亿吨,同比下降 9.4%,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,价格也随之整体下跌。2024 年 12 月,全国砂石综合均价为 94 元/吨,较 2023 年 12 月下降 10.8%。
应对策略探讨
强化政策引导,推动转型升级
《砂石工业“十四五”发展实施方案》提出明确目标,即到 2025 年形成绿色低碳产业格局,大幅提高尾矿、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率。在此基础上,政府部门应持续推出相关政策,引领砂石行业朝绿色低碳、智能化方向发展。一方面,严格规范砂石生产与销售流程,使砂石料开采和使用更加规范化、有序化,确保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有效保护。另一方面,明确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的方向和重点,为砂石企业提供精准、系统的指导。帮助企业更好地契合市场需求,引入先进技术与装备,从而提升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竞争力。
优化产能布局,缓解过剩压力
目前,我国砂石市场供应充裕,部分企业库存积压严重。加之 2023 - 2024 年新设砂石矿权将在 2025 年释放新增产能,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观。因此,需要合理规划和调整产能布局。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应携手合作,依据市场需求和区域特点,引导企业科学规划生产规模与布局。鼓励企业通过联合重组、产能置换等方式,淘汰落后产能,提高产业集中度,优化资源配置,降低生产成本。
深化绿色生产,践行可持续发展
绿色发展是砂石行业未来的必由之路。企业应加大环保投入,推广应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,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。加强尾矿和建筑固废的综合利用,提高资源利用率,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。积极建设绿色矿山,改善矿山生态环境,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,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。
加速智能化进程,提升运营效率
智能化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趋势,砂石行业也不例外。企业应积极引入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先进技术,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、智能化控制。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实时掌握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生产数据,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,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。利用智能化管理系统优化企业的供应链管理、物流配送和市场营销等环节,降低运营成本,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。
推进产业链协同,实现融合发展
砂石行业应加强与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合作,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。与建筑、建材等行业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,实现供需对接,提高市场稳定性。加强与科研机构、高校的合作,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,提升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附加值。通过产业链协同发展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共同应对市场挑战,促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2025 年砂石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。行业企业需在政策引导下,积极调整发展战略,通过优化产能布局、深化绿色生产、加速智能化进程和推进产业链协同等多方面举措,提升自身竞争力,适应市场变化,实现行业的绿色、智能和可持续发展。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,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原材料保障。